《心术》和《外科风云》被人编排“得不科学”的医生办公室门其实都是实景……找的新医院,办公室门也跟居家一样,用得越久杂物越多、房间里越挤。一般来说,中国医院的医生办公室门习惯设在住院部,医生跟病人的距离很近。不像一些国家,医生办公区域在医院中单独安排,病人很难接触到非值班人员。通常,医生办公室门的采光和朝向都很差。以前的病房是单走廊,医生办公室门设在背阴的房间。现在大进深的建筑多了,常见的病房楼设计是两条平行走廊夹着暗房间,有的医生办公室门干脆设在暗房间里。
双走廊病区平面图一例。该方案年代较近,工作人员用房的功能划分更细,包括医生办公室门、值班室、示教室、更衣室、主任和护士长办公室门等多种功能。从功能上看,医生办公室门就是放置办公桌的空间。示教室跟会议室布局、功能相近,是每天医护人员早晚交班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地方。没有地方交班比较尴尬,每天一早一晚,科主任要站在走廊上对着贴墙根站的医生们训话,病人有什么特殊情况,医生哪些工作存在不足,让病人听到了不妥当(嗯,老病房楼里现在还这样)。值班室是给夜班工作人员休息用的。有的医院设计的比较周全,还有医护人员更衣室。现在的医院普遍人满为患,多数医生的办公区域是当成办公室门用的示教室。
这通常是一个大房间,屋子中间是可以化整为零的会议桌。墙边也有椅子,能容纳全科室医护人员外加实习同学齐聚。这个房间通常是长方形,一个短边的墙面上有投影仪的屏幕、液晶显示器和阅片灯,可以用来放映PPT、显示病人的即时监护数据(夜班的时候很好用)和读片。对面的墙边是一排办公桌,摆着小医生用来写病历的电脑。因为这个区域是公共性的,病人和家属也经常进来询问病情,所以屋里没有医生们的个人用品。多是办公桌的电脑边上有几组书立,放一些不重要的文件、常用书籍和文具。一般来说,医生办公室门的家具风格往往带有时代烙印。上图摄于2010年前后使用的建筑。如果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屋子中间的会议桌就是由老式写字台拼起来的了。再早年代的建筑中,医生办公室门里还可以找到建国前购买的全钢转椅,没有万向轮,搬动起来很费事。办公室门靠墙是木制长椅,跟美国人留下的转椅一样刷着医院风格的白漆或是浅蓝色油漆。所以每当医院盖新楼,各科室都争先恐后的抢地盘,不然就要使用爷爷辈的办公家具。
有的医院,医生办公区域跟病区相对独立,因为不必顾及在病人面前的形象,办公区域的风格就随意一些了……不要误会,这是指的在员工区域的走廊里摆着违反消防规定的桌椅,因为主任不让在示教室和办公室门里吃盒饭。还要放些文件柜、使用率较低的设备啥的。电脑等值钱办公用品的包装箱也要贴墙根放好,因为领导担心因为质量问题退货没有包装箱不给退,包装箱都要保留一段时间,老一代人都这习惯。示教室以外是图纸上的医生办公室门。因为粥多僧少,很多情况下只有副主任、甚至主任医师职称一级的医生才能在医生办公室里有独立办公桌。很多医院连主任办公室门都被几位医生共用,小医生找护士姐姐要来主任办公室门的钥匙就跑到抽屉里摸出主任的名章盖在病历上。当然,科主任跟人共用办公室门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实验室的赵博士要求提高待遇,主任回身一指:“你看人家老钱,我们共事30年,他每天中午都在这里写病历,你说你工作忙,我看你天天按时下班,你再忙比得了他?我们这里忙的是看门诊的,然后是写病历的,第三才轮到你。对了,近进度怎么样了?”有的科主任为了私人办公空间,直接把办公桌搬到使用率较低的检查室或治疗室,来客多、椅子不够用,就坐在检查床上。我接触的医院都比较老,医生办公室门没有电视上的宽松,感觉跟一般学校的老师办公室门差不多。虽然办公室门里是一副人满为患的样子,但是很多人都表示近若干年工作量涨了一倍甚至更多,但是人手没变,忙死了。值班室就是夜班医护休息的地方。护士的夜班有两班,前半夜值班护士下班后不方便回家就在医院过夜,后半夜上夜班的护士也经常是早早的来到值班室休息,等待交班。值班室跟公厕一样“阴阳失调”,女值班室里塞满双层床,因为大家多有午休习惯,中午一张双层床上睡五个人,挤不下的人去更衣室或办公室门睡行军床。男值班室情况好一些,但是卫生条件往往堪忧,参见大学男生宿舍。
手术室日常几百人上班,能在午休时间恰巧有空,可以在休息室专门购置的椅上休息,先到先得,助眠效果。更衣室的主要功能如字面意思。更衣室里除了衣柜和暂放的个人物品,比如说上班路上买的菜、病人表示心意送的土物产,还有行军床。男更衣室一早经常会看见没有被褥的行军床上有一坨丝裹着床单睡的跟死猪似的,他一般是跟夜班的实习同学。女更衣室没进去过,不知道。